Google 贊助廣告

使用Google搜尋

Google

2007年11月7日 星期三

心事誰人知?台灣律師 導遊 教師 警察 齊奏流浪者悲歌!

《CAREER就業情報》雜誌指出,台灣就業市場M型
化,昔日高收入的工作如教師、律師如今命運朝兩極化
發展,多數人淪為「職場流浪族」,成了「流浪律師」
、「流浪導遊」、「流浪教師」,「流浪警察」,他們
苦尋不到落腳處,於是流浪的白領階級愈來愈多,全成
了「職場新流浪族」。

曾幾何時,過去的「鐵飯碗」如今卻必須輾轉征戰
,以求一方棲身之所,「流浪教師」紛紛走上街頭抗議
吶喊;過去人們心目中「多采多姿」、「收入高」的大
狀,如今卻落得降價以求仍英雄無用武之地,「流浪律
師」得走進大賣場發名片招攬生意,但最後落得只能幫
人處理離婚或倒債等案件。

這些昔日光鮮的職業,或因為政策轉彎,或因為大
環境需求改變,風光不再,成為找不到落腳處的「職場
遊民」,這群「遊民」雖不是衣衫襤褸的極貧階級,但
同樣面臨「流離失所」的處境,在個人職涯中迷航;他
們是一群「職場流浪族」。

過去被視為是「地方仕紳、在野法曹」的高薪工作
-律師,如今也呈現兩極化發展,吃得開的案子應接不
暇,混不好的事務所門可羅雀,甚至落得必須到處請託
,才能養家餬口。以人數來看,今昔對照,律師真的增
加不少。20、30年前每年僅錄取幾10人,但近年來每年
考試都錄取400、500人,光是台中地區,律師人數20年
內就暴增了6倍。

於是,律師為了求生存,有人降價以求,每案收費
現殺 2萬;有人拉攏村里長,盼能多介紹生意;有人到
量販店發名片,表示可先提供免費諮詢;也有人投入離
婚代辦市場,變成隨傳隨到的「職業離婚證人」;即使
拉到生意的律師,也擔憂可能變成呆帳, 3萬塊的案子
一年半載還收不回來。

台灣勞委會 7月發布的薪資報告中,律師跌出20個
高薪職務榜外,平均月薪從8.5萬元降到6萬多元,是「
三師」中收入縮水最多的。10幾年前,菜鳥律師起薪就
高達6萬元,現在經過通貨膨脹,倒退到3、4萬元;實
習律師更慘,有些只有2萬多,甚至還有實習期間不給
薪的。

台灣的律師,真的「太多」了嗎?許多律師混不好
,甚至變成「流浪律師」,真的是因為「供過於求」嗎
?其實,律師並沒有供過於求,而是供需失調。傳統律
師擅長單純的民刑事訴訟業務,但這一塊業務成長空間
不大,確實有「僧多粥少」的問題,只會這一套的律師
,自然容易面臨收入減少甚至案源枯竭的情況。

而另一塊「粥多僧少」的高利潤業務,多半都跟商
業有關係,像是企業併購、金控業務、智慧財產權、私
募基金、不動產證券化等,業務複雜度高,除了需要法
律專業以外,還需要其他跨領域的專門知識,像是產業
、財務、行銷、業務等。

台灣絕大多數律師都在中小事務所工作,但 50%的
法律業務(指金額而非案件數)卻由中大型事務囊括,原
因就在於:中小型事務所通常以訴訟為主,對於非訟事
件較陌生,也缺乏商學知識,無法滿足客戶的需求。相
反地,大型事務所的訴訟業務不到1/3,業務較多元。

正因為供需失調,律師這個行業也開始「M型化」
,具有跨領域專業的高竿律師吃香喝辣,案子應接不暇
;而只能抱著六法全書乾啃的陽春律師,則淪落到只能
幫人處理離婚、倒債、欠錢的「法律傳統產業」,這塊
市場不但小,也沒什麼油水。

早期,還有些中小企業會委託律師做些不算複雜的
法律服務,但隨著產業外移,這一塊也慢慢乾涸。若拿
「神仙、老虎、狗」來譬喻,這個圈子有一小撮高來高
去,賺取豐厚利潤的「神仙」,還有一堆累得像「狗」
求溫飽的律師,中間那一塊「老虎」則凹了下去;要嘛
力爭上游爭取跟商業有關的非訟市場,要嘛向下沈淪,
在毛利低的「紅海」廝殺。

導遊考試分為許多語種,民國94年起為了因應大陸
觀光客商機,考選部增設「華語導遊」一類,而且將資
格門檻從大專降至高中職,又取消口試,吸引大批民眾
報考,有些補習班還打著「月入6萬」、「台灣玩一遍
賺3000」口號招生。頭兩年共錄取8000多人,今年更是
一口氣錄取了6300多人,考取華語導遊執照者破1.3萬
人。

然而,開放陸客觀光的政策遲遲未兌現,超量供給
的華語導遊面臨無團可帶的窘境,如果只是兼差當成副
業倒也罷了,偏偏不少人是衝著所謂「可觀商機」,把
正職辭掉,打算加入旅遊業賺陸客財,如今政策跳票,
這群人等於是賠了夫人又折兵。就算將來政府開放一般
觀光,每天限制1000人,一年也只有36.5萬陸客,只需
要2100位華語導遊就可以滿足市場,剩下的就都成了「
流浪導遊」。

另外,旅遊業者也表示,導遊這個圈子很重視「人
脈」,也不是新人可以馬上打進來的。通常旅行社都習
慣找固定配合的導遊,有些是掛在旗下的正職導遊,有
些則是合作已久的特約導遊,不少「華語導遊」是原本
就有其他語種導遊執照的人,早已卡好位。那些沒有任
何經驗,剛考上華語導遊的新人,無論打算專任或是兼
任,可能根本不得其門而入。

或許有人想,沒有大陸客可帶,起碼可以將就帶國
內觀光團吧?但現實的情況是台灣不大,民眾偏好自助
旅行,會出團的多半是企業員工旅遊,這塊市場有半壁
江山是學生導遊的天下,其他也多由旅行社業務兼任,
空間不大。眼前這超過萬名無用武之地的華語導遊,已
經夠讓人頭痛,明年考試之後又要倒出另一批,最後該
如何收拾,令人擔憂。

師資多元化,製造了大量準教師,然而從需求面來
看,少子化迫使學校不斷減班,而教師退休員額少,離
職率極低,根本沒有多少空缺可以釋出。各級學校的教
師甄選難度,跟大樂透平均中獎機率差不多(約2-3%)。

根據教育部今年 4月公布的師資培育統計年報統計
,從幼稚園到高中職,報考的教師人次超過12萬,但錄
取率僅2.87%,而國小的錄取率,更是低到只有0.66%。
這份年報指出,從86年起取得教師證的師培生,僅有
54%可取得正式教職,另有8.5%任代理教師,剩下的36%
則成了「流浪教師」,總數達46154人。

這還不包括沒參加實習、沒考教師檢定的人,也不
包括還在參加師培,或一邊當代理老師、一邊準備考試
的人,如果都加上去,數字會更驚人,有一說人數甚至
可能高達10萬人。光是取得那張「教師證」並不容易。
若非師範體系學生,得先念完師資班、實習、通過檢定
才能取得資格,至少要花2、3年時間。

一名曾是流浪教師的人分享她的切身經驗。她原本
在媒體工作,因緣際會考取代課老師,代課老師的待遇
是算鐘點的,每個鐘點才260元,沒有考績獎金,也不能
累積年資,而且,為爭取續聘,每一年都得重新考一次
資格,若要圖穩定,還是必須取得正式教職。

為了取得教師證,她去考了師資班,師資班規定必
須修滿40個學分,如果選擇修夜間部課程,需要 2年才
能修完學分日間部則只需要 1年,但白天若要修課,就
沒辦法工作了。為了生活,她選擇修夜間部課程,過了
整整 2年白天教書、晚上修課、假日準備考試的忙碌生
活。

念完師資班,還得實習半年(無薪水)或1年(月薪
8000元)再考試,考過以後才能取得教師證。然而,令
人情何以堪的是,費盡千辛萬苦取得的這張教師證,卻
形同廢紙,根本無法保障老師們有處棲身!

東征西討、南北奔波尋覓落腳處的「流浪教師」比
比皆是,而且光是考試報名費就相當可觀,每間學校的
考試報名費約900-1000元不等,過了筆試,口試還要再
繳500元,加上往返的交通費,甚至到外縣市趕考的住
宿費,對沒有穩定收入的年輕流浪教師來說,負擔還不
輕。

在職涯上進退失據的,又豈止流浪教師、流浪華語
導遊、流浪律師這三種?

「警察」就是一例。過去只有警專畢業生能考的警
察特考,現在開放同等學歷的社會人士報考,湧入數千
人競爭,讓「正統」的警專學生憂心畢業即成為「流浪
警察」,甚至還要歸還學費。

此外,因為廣開大學之門,製造出太多學識不到位
,但又缺乏一技之長的「大學生」,他們無法歸類為特
定職業,但卻同是在職場上頻遭拒絕、無家(公司)可歸
的「流浪族」。

繼續閱讀...

相關連結